國際植物園協會(IABG)在廬山植物園開展國際培訓班
作者: 馮晨 來源:原創(chuàng)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9-09 瀏覽數:9149
字號大?。?span onclick="javascript:doZoom(22,16); adjustFontsize('zoomcon','larger')" class="bige">![](/common/static/images/lszwy/big.png)
![](/common/static/images/lszwy/mid.png)
![](/common/static/images/lszwy/sml.png)
![](/common/static/images/lszwy/big.png)
![](/common/static/images/lszwy/mid.png)
![](/common/static/images/lszwy/sml.png)
在廬山植物園建園90周年園慶之際,國際植物園協會(IABG)組織的國際培訓班在廬山植物園進行了為期三天(8月31日至9月2日)的參觀學習。此次培訓班包括來自印度、伊朗、泰國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、柬埔寨、尼泊爾、吉爾吉斯斯坦、斯里蘭卡、巴基斯坦等國家的20名植物園工作者。
廬山植物園工作人員與學員合影
在廬山植物園,植物遷地保護與利用江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馮晨以“Ex situ Flora in China and Plant Domestication”為題,為學員們講授了一堂精彩的培訓課程。課程介紹了全球植物園開展植物遷地保護的概況,特別是植物園的功能定位,及其在珍稀瀕危植物保護中的作用;以中國的植物園植物遷地保護為例,探討了全球植物園在植物保護與利用方面的前景。此外,課程還以藍莓和獼猴桃為例,探討了20世紀人類馴化的果樹作物,并以廬山植物園近年來對八月瓜和高鈣蔬菜等的馴化為例,闡述了在21世紀植物園為資源植物馴化能提供的貢獻。學員們結合本國實際,就物種瀕危機制、保護策略等開展了熱烈討論。
馮晨為培訓班授課
在培訓期間,廬山植物園標本館館長彭焱松為學員授課,在大口瀑布和三疊泉附近開展野外實習,講解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流程;苔蘚植物研究組組長孫宇帶領學員參觀廬山植物園,講授新中式園林的特色、專類園的建設原則,并結合苔蘚植物專類園,介紹了廬山植物園的科普研學工作情況。
彭焱松為培訓班講解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流程
學員們開展標本制作實操
孫宇帶領學員參觀廬山植物園專類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