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開展規(guī)范自然研學試點活動
8月14日至16日,廬山植物園“來廬山,野一夏!”夏令營暨規(guī)范自然研學試點活動舉行。來自廈門的小玩家們圓滿完成了三天的研學內容,真正收獲了林間撒野、釋放天性、親近山水、探秘自然的快樂。
本次夏令營的營員都是參與過廈門電視臺“少年自然說”的小選手,對植物世界乃至自然都有著濃厚的求知欲。對于他們來說整個夏令營從奔赴廬山那一刻就開始了。坐纜車、花環(huán)迎賓、破冰游戲、這些都讓孩子們忘卻了旅途的疲勞。廬山植物園為他們精心設計的研學內容更是讓他們徹底“撒野”,認識植物王國的小矮人、探索恐龍時代植物的秘密、搭帳篷、采集自然物、做“琥珀”、捉知了、夜觀蟬蛻、數(shù)星星、完成山林約會單...原來廬山植物園里這么好玩!
在認識植物王國小矮人的課堂上,綠野小玩家們跟隨著孫宇博士(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(xié)會苔蘚植物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、南昌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、九江學院藥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),近距離觀察植物王國的小矮人—苔蘚,孩子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,在日常生活中忽略的、如此微小的植物,竟也如此神奇:它們是大自然的拓荒者,肉眼可見的變水性,原來苔和蘚是不同的...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次十分有趣的苔蘚王國之旅。
在探索恐龍時代植物的秘密課堂上,崔一鳴博士(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理學博士)在臺上提問:“你們說,恐龍到底滅絕了沒有?”孩子們紛紛踴躍發(fā)言,周思瀚:“沒有!而且恐龍還進化成其它小動物了!”蘇文瑾:“而且與恐龍血緣最近的動物是雞和鴕鳥!”其他同學爭相補充:“而且鴕鳥是從霸王龍進化而來的!”孩子們廣博的知識儲備讓我們慨嘆,他們對恐龍與植物化石的好奇也點燃了整個課堂的氛圍,崔博士還在現(xiàn)場準備了恐龍時代植物的化石供孩子們近距離地觸摸和觀察,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對自然的求知欲與探索欲,充滿知識性、趣味性和思想性。
除了學,夏令營更重要的是營員們掌握基本的野外生活常識。小玩家們首先學習了野外營地選址的基本原則,并通過團隊協(xié)作共同體驗了帳篷搭建、草地露營、天幕野餐的樂趣。
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,在“小小植物學家大比拼中”,孩子們分成兩組,跟隨老師在園區(qū)內采集各種奇花異草。原來葉子也有那么多的形狀!孩子們樂此不疲地尋找著,甚至還有超乎課件內容的收獲,通過樹立目標、在玩樂中探索自然的方式,很好地培養(yǎng)了孩子們對自然世界的感知能力。
滴膠手工課是孩子們最愛的環(huán)節(jié),他們擁有飽滿的創(chuàng)作熱情,發(fā)揮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,用采集來的各種植物,在小小的模具中精心設計擺放、組合,勾勒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琥珀世界。每一位小朋友都很認真投入創(chuàng)作,做出了一件件玲瓏精妙的藝術品。
傍晚時分,孩子們跟隨聶建波老師夜游植物園,一邊了解植物園的人文歷史與趣味植物知識,一邊尋找正在蛻殼的蟬,時過立秋,自然中的蟬蛻現(xiàn)象已經減少,不過孩子們依然堅持且專注地尋找著,“聶老師,聶老師!這里有一只!”在孩子們的火眼金睛下,兩只蟬蛻先后被找到,可惜只剩下殼,終于在發(fā)現(xiàn)第三只時,拿到蟬的孩子驚叫一聲:“?。∷腔畹?!”孩子都圍過來,爭先恐后想要觸摸它。在聶老師的建議下,孩子們將這只蟬帶回酒店,掛在窗簾上。據(jù)轉述,孩子們興奮地觀察蟬蛻殼到一半,就因為時間太晚,被老師強行趕去睡覺了。“沒關系,廬山總會讓你們帶一點遺憾離開,吸引著長大后的你們再次上山?!甭犝f了這件事的聶老師頑皮地對孩子們說。
快樂的時光轉瞬即逝,三天夏令營之旅接近尾聲,孩子們都依依不舍地表示:“我們寒假還要來廬山植物園!”帶著活動頒發(fā)的獎品與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,孩子們在辦公樓大門留下了此行最開心的合影。
自然研學充分融合廬山特有的自然資源和旅游服務能力,是非常適合廬山旅游發(fā)展的綠色業(yè)態(tài),然而專業(yè)、規(guī)范且符合青少年天性的研學課程設計,是確保自然研學品質的核心。
此次夏令營研學活動,廬山植物園與廬山華微國際度假酒店達成友好合作,由華微酒店提供夏令營的食宿行保障,以服務確保廈門小玩家們的旅行體驗。
“來廬山,野一夏!”夏令營暨規(guī)范自然研學試點活動是廬山植物園獨立主導的首個跨區(qū)域研學活動,取得了圓滿成功,受到參與者的一致好評。為了繼續(xù)做強自然研學品牌,廬山植物園將繼續(xù)以激發(fā)公眾學植物科學、 熱愛自然的熱情,培養(yǎng)公眾的綠色生態(tài)文明意識,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(yǎng)為科普教育活動的服務宗旨。充分發(fā)揮自身優(yōu)勢,搭建更優(yōu)質的科普平臺,打造廬山獨有的自然研學品牌,為共育廬山旅游新發(fā)展做出更大的貢獻!